与癌共存:癌症是进化产物

2016-11-21来源:
[摘要] 你知道,万恶的癌细胞与你的正常“母细胞”本是同根同 源,你会作何感想?

  当你知道,万恶的癌细胞与你的正常“母细胞”本是同根同 源,你会作何感想?

  当医生告诉你,你患了癌症,此时你极有可能脑中一片空白:惊愕、恐惧、失望、绝望,好像医生向你发出了“死亡通知”。“癌症”一词,似乎将一个人的世界整个地颠倒过来。

  其实你不知道,癌细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癌症是进化产物。

  进化过程本身依赖基因突变带来的遗传变异。基因内没有变化就不会有进化,也不会出现癌症。无论是生殖细胞还是体细胞,在每次一分为二地分裂时都伴随着DNA复制(即拷贝),这种复制精确到组成基因的四类核苷酸碱基。粗略地说,每100万个基因拷贝中会有一个发生序列错误或变化。这个概率听上去很小,微不足道。但要知道,我们体内每天要通过细胞分裂制造多达1千亿个血细胞,小肠也要产生类似数目的细胞,其他器官、组织产生的分裂细胞合计出来也是天文数字。每个细胞内的基因数达30000~40000个。在如此浩大的细胞分裂中,基因复制发生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一个细胞中1%的基因突变,这个细胞就可形成癌细胞。

  细胞内基因不是真空那样密封在染色体上,而是与“社会”密切接触,不可避免地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这种环境可以是“天生”的。生命是在一个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地质环境中进化而来的。一些具有电离活性的射线,如γ射线,尤其在紫外线作用下,会通过能量转移传递电荷或电离,改变我们细胞内的水分子和DNA结构。生物体自身可生成大量毒素、毒物,而无所不在的化学物质、杀虫剂和病原微生物,均可直接或间接导致 DNA损伤或突变。

  但我们人体内也存在细胞自我修复和更新的机制,它们能抑制细胞突变和癌变。人体内先天存在一些抑制癌变的基因,如p53,它可以编码蛋白质产物,起到约束或看守作用,包括侦察和修复受损的DNA、解毒和抗氧化,或促使已形成的癌细胞“休眠”或自杀死亡(凋亡)。我们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抗氧化剂,也有抑制细胞突变的作用。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异质”的癌细胞,将其消灭。

  总的来说,我们的组织天生就处在混乱边缘的摇摆状态,如果细胞和组织处于长期或持续压力之下,包括接触内源性和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就可能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如果这些细胞不能在自我修复机制作用下自杀,就可增殖开来,形成单个克隆。初始,形成小的、形态受到限制的克隆性赘生物或微型新生物,如疣、息肉、纤维瘤、胎记、痣;或者呈离散状,即使在显微镜下也看不见,只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测到。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良性新生物占绝对多数,它们有的停留在向恶性进化过程中,没有症状;有的会永远停留在“良性”阶段,或许还会自发性消失或退化。

  在大多数良性新生物向癌症转变的自然史中,一个主要的瓶颈是当癌细胞增殖超过最小限度(大约1亿个细胞或1~2 立方毫米大小)时,是否有新的血管形成。一旦获得血液供应,癌细胞克隆就快速增殖,突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物理边界,转移到其他地方。上述过程在成人体内往往需经历多年甚至几十年。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癌细胞是生物体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是体内不可避免出现的成分,或者说是进化的产物;第二,基因突变的发生可以是“天生”的,但来自体内或外界的毒性物质,给基因突变提供了肥沃“土壤”,促进了突变发生;第三,癌细胞形成后,会停在原地“休眠”或自杀(凋亡),不一定长成看得见的新生物;第四,新生物从“良性”转化为恶性,需时多年,乃至数十年。

  知道了癌症形成过程,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果对癌症发生中环境和基因遗传两种因素的相对作用作一评估的话,两者分别占 70%~90%和10%~30%。据统计,60%~70%的癌与生活行为不当有关,包括吸烟、不恰当的饮食、不良的情绪和缺少锻炼。香烟中含有多种能导致DNA损伤进而突变的化学物质,7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还会诱导口腔癌、舌癌、胰腺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与结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而营养缺乏、高盐食物则与食管癌、胃癌的发生有关。过多的油炸食物也被认为是致癌因素。食用多种水果和蔬菜,少吃红肉,可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某些食物添加剂被认为有致癌作用。常见的增塑剂DEHP配制的起云剂,如添加在食物中,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癌症。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有毒矿物质、放射性物质均与癌症发生有一定关系。

  感染是某些癌症的原因。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癌;鼻咽癌在中国南方甚多见,90%的患者合并人类疱疹型EB病毒感染;子宫颈癌在穷困地区发病率甚高,绝大多数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抗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专门感染于胃的细菌,胃癌的发生率与这种细菌感染率相一致。

分享到:

国际学术会议

39健康网 - 中国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