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35岁后宜每年检查一次胃肠镜

2011-11-06 01:09:00新浪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早期肠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大肠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不到10%。肠癌的发生非一朝一夕的事,一般会经过由正常肠黏膜-炎性黏膜-腺瘤-肠癌的过程,癌变之前和癌变之后的处理是天壤之别。

  便血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脓血便。慢性肠梗阻时,有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早期直肠癌变一般局限于黏膜,医生在指诊时可触及积肥隆的结节,这时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直到癌肿进一步发展,引起继发感染、溃烂,影响肠腔通畅时,才会出现症状。

  柯玮介绍,距肛门口7至8厘米以下的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触及,如检查时病人取蹲位,手指触及的范围可增加到距肛门10厘米,约80%的直肠癌可通过此检查被发现。在被误诊的直肠癌病人中,85%延误的原因是未做此检查。另外,直肠指诊还可能了解肛门的情况,如痔疮、肛裂和瘘管等。柯玮建议:大家每年常规体检时也不妨做个直肠指检。

  部分肠癌是“吃”出来的肿瘤

  有这样一名患者:她年仅28岁,酷爱吃烧烤类食物,几年前出现便血,以为是痔疮,也就没当回事。可是便血越来越严重,到医院详细一检查,才明确居然是大肠癌,切除一段肠管。她的病是怎么患上的呢?

  柯玮说,大肠癌是“吃”出来的肿瘤。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越来越多,纤维素成分却越来越少,再加上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是吃饱了不动,或者是没有时间运动,造成食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不断延长。增加了患大肠癌的危险。还有的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污染、情绪改变、发病基因等因素有关。另外,现在一些年轻人喜欢吃油炸的、烧烤的或是腌制的食品,这些也是大肠癌的发病诱因。另外,有结肠癌的家族史、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容易患上大肠癌。

  柯玮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年轻的部队干部,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小伙,每天带兵训练,身体棒极了。小伙子爱吃咸鱼腊肉,每每小聚都免不了酒肉大餐。有朋友深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也常常劝他应该有所节制,可他总以为年轻,身体好,癌症这种病是不会找上他的。

  3年前,小伙子因为胃部不适就做了个胃镜检查,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痛一直较轻,断断续续也用了一年多的胃药。有一天,他胃痛又犯了,吃了胃药也不见效,准备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刚好他路过柯玮所在诊室。看着脸色苍白的他,柯玮出于职业敏感性,便建议他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发现,小伙子左侧长了个大瘤子,是结肠癌。这真是个晴天霹雳!此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8个月,他完全无法相信癌症会找上他。

  但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得早,肿瘤没有转移及侵犯周围脏器。现在手术已经有数年,复查均没有发现复发迹象。现在轮到小伙子不断地提醒身边的朋友:癌症犹如同桌的她,说不定哪天就和你相遇!

  柯玮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存在相关结肠癌的危险信号,便应尽早就医,做详细检查。这些症状有:原因不明的贫血;突然体重减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等。

  柯玮说,科学表明,结肠癌也和饮食有关。长期喝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过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年龄大于40至45岁、有肠腺瘤、精神刺激、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者患肠癌危险性增加;而摄入粗纤维素、维生素A、C及新鲜蔬菜多的人群,患肠癌的危险性减少。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胃肠镜检查比生孩子还痛?专家揭秘胃肠镜

在消化疾病的专科检查中,胃肠镜检查是消化科医生的诊疗利器。但很多患者对胃肠镜检查无比畏惧,甚至说比生小孩还痛苦!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初俊表示,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并能同时做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早期病变,必要时配合麻醉则可使受检者在无痛楚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