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共存:王振义序

2016-11-21来源:
[摘要] 徐克成教授希望我为他的新作《与癌共存》写点评述,我感到可以写也应该写,因为我一直对徐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兴趣,也替他高兴。

  徐克成教授希望我为他的新作《与癌共存》写点评述,我感到可以写也应该写,因为我一直对徐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兴趣,也替他高兴。我觉得应该把他的治癌经验、思路和创新方法向临床医生介绍,使更多的癌症患者获益。我曾经看过不少经过徐教授和他的团队治疗后长期生存的患者。其中有一位28岁转移性卵巢癌患者,患病两年,已到晚期,腹腔内多发转移,大量腹水,但经手术为主的治疗后,奇迹般活下来了。据说术后她只是接受了4次“温和”的化疗和免疫治疗,迄今她已“无病”生存5年多了,正在医院做义工。我难以相信这位女士的癌症已经“治愈”,很可能就是“与癌共存”。

1

  王振义院士(图右)与作者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第一发明人。

  大约8年前,在阔别20多年后,我和徐教授再次相遇,高兴之余,我们畅谈了癌症治疗的理念和设想。我建议他去调查一些在20世纪90年代失去生存希望,后来接受一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结果令我们甚为震惊,38名患者中,竟然有28名生存了5年以上。这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也许癌症治疗要换一个思路。

  什么是癌症?自从病理学家魏尔啸于1855年发现癌症的细胞病理学以来,癌症医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取得进展。目前,大多数病理学家公认的观点是:癌细胞原本是正常细胞。人体细胞有40万亿~60万亿个,有3.5万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数千个碱基对,当DNA受致癌物质损坏时,基因易发生突变,并累积起来。不仅如此,在细胞分裂时,基因复制产生的随机错配也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在我们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伴随着我们无法摆脱的自身衰老、再生、愈合、繁殖的生理过程,发展到生病、癌变过程。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无法完全摆脱癌症。也就是说,像人类这样的生命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与癌共存”。

  基于上述认识,也许我们要对现在的癌症治疗重新思考。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来的,是“正常自我的扭曲态”。癌症患者体内有癌细胞,也有正常细胞和组织(如造血细胞和组织),处于一种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和组织共存的状态,所以单纯用杀伤消灭的方法治癌,必然“杀敌也伤己”,甚至“伤己大于杀敌”。有的病人因化疗过度而离世,就是这个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体内不断有突变的细胞产生,它们之所以不都聚集形成癌组织,就是因为机体对这些已经成为“非我”的细胞,有对抗、消除或改造,使之“改恶从善”的机制。我们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达到很高治愈率的效果,就是让恶性细胞“改恶从善”的范例。但这种治疗新思路尚未在其他类型白血病或实质性肿瘤中实现, 即使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进展。在更多情况下,就我们目前的认识,免疫,尤其是先天的和治疗措施激活的免疫机制和功能,可能是控制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癌共存》中的文章,是徐教授临床实践中一些故事或随感,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他没有宣称“治愈”。他作为一个医生,为病人治疗的成功而赞叹、高兴,为病人治疗的挫折而焦虑,甚至痛苦。美国特鲁多医生讲过,医生看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徐教授和他的团队将局部治疗(例如冷冻消融、放疗、血管介入)和全身治疗(例如免疫、营养和选择性化疗、中医药)整合起来,立足控制和“呵护”,求得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存期的延长,已经取得实际效果, 有的效果是惊人的,值得称赞。世界卫生组织称,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其内涵就是“与癌共存”。徐教授提倡的治疗策略和措施,是实践“与癌共存”理念的有益创新。

  有人说,一个人的境界有4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我和徐教授的每次交流中,他总是从道德和天地的境界提出一些前瞻性问题。这让我们之间多了许多共同语言和认识,也使我认识到,徐教授之所以能在“与癌共存”观念下,救助那么多病人,除了技术外,还有许多人文因素。俗话说,医者父母心。爱人,爱病人,永远是医生从医的基础。

  我曾拜读过徐教授以前编着的癌症科普书《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和《跟我去抗癌》,很为感动,并深受启发。这次出版的《与癌共存》,很有新意。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有益于广大癌症患者,对我们这些从事肿瘤诊治的专业人士也有启迪。我对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热诚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

  2016年1月

分享到:

国际学术会议

39健康网 - 中国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