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共存:万里求医的美国人

2016-11-21来源:
[摘要] 对于劲敌,往往不能一招毙命,必须祭出连环阵法将其击倒。

  对于劲敌,往往不能一招毙命,必须祭出连环阵法将其击倒。

  2014年3月某天早晨刚上班,李朝龙教授就来找我,让我去看一位从美国来的患者。我们一起来到4楼09号VIP房,一位留胡子的青年迎上来,将我们领到病床前。床上躺着一位同样留着胡子的病人。从他们的面孔一看就知道这是兄弟俩。古铜色的皮肤、浓黑的头发、大而发亮的眼睛,很像墨西哥人。美国是移民国家,不同肤色正说明了这个国家的包容性。我问病人怎么知道复大肿瘤医院的,他说从网上看到我们治疗过好多“大肚皮”患者。“好神奇呀!”他眼睛流露着期待。

  这是一位腹腔巨大脂肪肉瘤患者。2013年初,他腹痛腹胀,检查发现腹腔内有直径十几厘米的瘤子。瘤子快速长大,到了5月份,已将患者腹壁撑得像个小山那样。美国医生给他做了腹腔肉瘤切除术。术后两个月,他感到有东西在腹腔内“骚动”,超声检查,发现又长出新瘤子。此后的几个月,瘤子长得比术前的更大。

  医生给他做了第二次手术,他满以为“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几个月后,腹内瘤子又长了。医生给他化疗,但肿瘤根本不买账。逐渐,他不能吃饭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瘤子把肚皮内的空间全占了”。

  我给他做了检查。他腹部膨隆,表面不平,摸上去,像板一样硬。李教授说:“和上次开刀的那位马来西亚女士一模一样。”

  我突然想起早晨进办公室时,秘书小梁塞在我白大衣口袋的一个信封,说里面是一位病人的日记。我马上打开,原来是一位马来西亚腹腔脂肪肉瘤女士的感谢卡片,她在卡片上对我院医生,尤其是李朝龙教授表示了感谢。内有两张纸,正反两面写了“日记”,上面记载了她开刀后的康复过程。

  李教授兴奋地读着日记。一个医生最开心的是什么?是病人的康复和健康,何况这还是他亲自主刀做了8个小时手术的病人!

  我陪着李教授快步来到6楼15房。这位马来西亚女士刚刚回来复查。病人夫妻俩和我们紧紧握手,照相。女士将腹壁暴露给我们看,长长的纵性伤口留下细细的淡红色疤痕。腹壁“塌陷”下去了,再也不见原先那像十月怀胎的肚皮。

  我回忆起3个月前,我应邀去吉隆坡讲课,住在Rochwale酒店。朋友来电话,想请我给一位女士看看。那位女士在丈夫、姐妹陪同下来了。她告诉我,已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共接受了7次手术,最后一次是10个月前。病理检查证明是脂肪肉瘤。现在腹腔内的肿瘤又复发,“把胃和肠子挤到一边,睡不平,吃不下饭”,她流着泪费劲地说,“痛不欲生呀”!我想起7年前我院治疗清华大学陈教授的经过。他患复发性腹腔脂肪肉瘤,瘤子比上述那位女士的还大。我们为他做了序贯性综合治疗,清除了他5千克的肿瘤后,他奇迹般康复,重新登上了讲台。我对马来西亚女士说,没有任何单一治疗能拯救她的生命,必须多学科综合治疗。

  我为她设计了初步治疗程序:

  (1)全身支持治疗,纠正营养不良和贫血;

  (2)做血管介入化学栓塞—灌注,减少肿瘤供血,使肿瘤缩小;

  (3)手术先切除肿瘤(估计切除80%)→在直视下,将残存肿瘤冷冻(估计冻死10%)→做腹腔光动力治疗,消除微小残存瘤(估计消除5%)→做腹腔温热化疗(消除残存瘤3%~4%);

  (4)术后做联合免疫治疗,控制肿瘤复发。

  两周后,她来到我院,接受了上述“序贯”治疗。李教授从她的腹腔内取出重6千克、整整一面盆的肿瘤,两周后出院。这次是她手术后第一次回院复查,同时准备接受免疫治疗。

  看到这位马来西亚女士治疗的效果,我多期望那位美国患者也有好运气呀!李教授可能看出了我的期待,认真地说:“我有信心。因为他仅开过两次刀,又比她年轻。”我说:“好呀!美国患者肿瘤复发是第2次,她是第8次复发。你为她开刀,花了8小时。为美国患者开刀,你可能只要花四分之一时间了。”

  大家笑了。虽然我说的是玩笑,但我相信李教授,这位亚洲第一例腹腔多脏器移植的开创者,他每开一次刀,都把它当成第一次。万里寻医的美国病人一定会有好结果。

分享到:

国际学术会议

39健康网 - 中国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