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共存:一名癌症医生的布道之路

2016-11-18来源:
[摘要] 徐克成愿意把“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接到自己的医院诊治。他为沙特阿拉伯一位11个月患儿成功切除了巨大腹部畸胎瘤,救治的理由却不能再简单了,“我看见她的眼睛很亮”。

  2014-05-22       南方周末


  ◇癌症冷冻疗法的中国第一人徐克成,也是患癌八年的幸存者。他对待癌症的乐观方式,接待患者的就诊模式,正在影响着这一行业。

  ◇徐克成愿意把“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接到自己的医院诊治。他为沙特阿拉伯一位11个月患儿成功切除了巨大腹部畸胎瘤,救治的理由却不能再简单了,“我看见她的眼睛很亮”。

  ◇徐克成反复改变 人们对癌症的一些错误认 知,并希望人类最终能与 它和平共处。他把这比喻 为“与癌共存”。肿瘤其 实是一种慢性病,带癌生存是完全可行的。

1

  徐克成院长抱着康复后的沙特阿拉伯女孩娜娜。

  冻死癌细胞“第一人”

  2014年5月17日上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复大医院)一 楼。一名49岁的菲律宾籍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正在观察他的肺部成 像,黑色阴影是肿瘤。尽管治疗癌症的方法已逐渐多元,但人类对这片黑色阴影依然有许多未知。

  “病灶有两个。”梁冰医生是这次手术的主刀。他要透过电脑监控,精确定位找到肿瘤,把灌入冷冻氩气的穿刺刀,经皮穿刺到病灶点。氩气在刀尖急速膨胀,形成冰球,几秒钟内便可降至零下140℃。 四根穿刺刀依次匀速缓慢地进入病灶,刀尖释放冷气形成冰球,将肿瘤完全包裹在内,核心区的癌症细胞会被完全冻死。之后,再利用氦气迅速回温。冷热只局限在刀尖,不会在穿刺过程中对周边细胞、组织产生损伤。

  他所进行的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方法——氩氦刀冷冻疗法。事实上,复大医院已经为超过7000例患者做过冷冻手术,全国乃至全世界冷冻手术最多的病例都出自于此。

2

  冷冻探针形成的冰球

  “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癌症,但对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胰腺癌效果很好。”在复大医院院长牛立志博士看来,冷冻疗法对病人的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是不能接受手术切除,放、化疗又失败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这是一家颇为特别的医院。作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专科)医院,复大医院以中晚期恶性肿瘤作为主要治疗对象。70%以上的住院病人都是外国人,来自东南亚、中东、西欧、北美等七十多个国家。对远道而来的病人免费接机送机,准备好他们来到一个新城市甚至新国家将面临的一切。有海外患者更是自发建立网站,撰写就医经历,口耳相传。这家医院的灵魂人物是总院长徐克成,复大医院创始人,也是国内冷冻手术主推者。见到他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位73岁的老人,走路如风,身板挺拔。在他身上的荣誉不胜枚举: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主席、2012年中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徐克成年过六旬创办了复大医院,并在罹患肝癌之后,写出了世界第一部中英文肿瘤冷冻治疗专着《肿瘤冷冻治疗学》。而业界对他的评价,不止于此。

  “虽然复大是一所民营医院,但他们并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徐克成在医院管理上,能真正视病人为亲人,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民营医院管理者的楷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国家重点学科普外科主任、肝胆外科汪谦教授评价道。

  没什么兴趣爱好,除了写书

  “他没什么兴趣爱好,除了写书。”复大医院国际事务部副主任陆天雨说道,有时在飞机上一连几个小时,别人都在休息,他在电脑前不停地敲字。

  办公室的书架上,整整一层都是他的中英文著作。从医50年,他发表的中英文论文496篇,出版学术专着9本,参编29本,共计发表成果980万字。搜索外文医学最具权威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旗下的数据库PubMed,近年发表关于胰腺癌冷冻疗法的论文,有很多是他和同事写的。

  成就也源自于这些努力。 1992年,他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迄今仍被许多实验室作为诊断肝癌的常规检测方法。 2008年,徐克成和牛立志去日本出席第34届日本低温医学国际年会,在规定发言7分钟结束时,警铃并没有正常响起,场内掌声雷动,他又延时5分钟。最终,徐克成获得了唯一的一枚金奖。“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拿了10万日元的奖金,但回国后就全部捐出去了。”牛立志说。

  2009年,第15届世界冷冻治疗大会上,设了两个专场:一是“世界优 秀的冷冻治疗中心”——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美国Mayo Clinic;二是“胰腺冷冻”——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在国际学术大会上这样的设计和安排,我从未见过,也没有预先接到通知。”徐克成想都不敢想。

  之后,他们独创了治疗模式。“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智能型’治疗;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和幸存者,我希望医生能为病人提供最合适、最少痛苦的治疗。”徐克成说。

  这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褒扬,“复大肿瘤医院治疗肿瘤具有独创性,我从中受益甚多”。

  “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疗法可以对癌症起作用。主流治疗方法仍是以手术为主,冷冻疗法较为小众。”中山一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石汉平是徐克成的朋友,二人经常互相切磋会诊。

  医学界一致认可的是,如果早期发现和切除肿瘤,癌症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早期发现难度极高——直径不到一厘米的肿瘤很小。“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了。80%的癌症对化疗不敏感,放疗也是如此。”徐克成说。

  没人会想到当了一辈子肿瘤医生的徐克成会患上癌症。2006年1月,他被查出胆管细胞性肝癌,文献称存活率只有3%。

  尽管震惊,但他很快平静下来,“我需要尽快治疗”。复大医院党委书记吉琳记得,手术后15天,徐克成就从病床上爬起来为贫困患儿会诊了。

  徐克成的工作习惯一直没变:每天早上按时查房,随时接待病人,办公室内间有张床,累了便休息片刻,晚餐也通常是医院食堂里的一碗清水面,同行甚至会在半夜12点接到他的咨询电话。

  “我闲不住,一闲,就觉得生命缩短了。生病后的效率远远超过了病前,最重要的书都是生病后编的。”只争朝夕的迫切,只有他自己明了。现在,他的各项指标已完全正常,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他的平和、达观也深深影响着整个医院。

  “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好人,所以留下他。”石汉平为他感到舒心。

  治癌症,首先要治心病

  复大医院的病人多半来自国外,也有在国内别的医院认为是医治无效,或者其他医院不愿接收的病人,往往是癌症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的病例。“有些晚期病人我们无法收住入院,因为还有更多早期的病人更需要救治。” 汪谦解释,对于已经晚期或者远处扩散的癌症病例,是 不适合外科手术的,而公立医院的医疗容量十分有限,仅我们中山一院,每天的门诊病人就达到16000人,很多病例在等待床位住院。

  徐克成愿意把这些“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接到自己的医院诊治,利用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先后救助了近300名贫困病人,减免治疗费用近500万元。他为沙特阿拉伯一位11个月患儿成功切除了巨大腹部畸胎瘤,救治的理由却不能再简单了,“我看见她的眼睛很亮”。

3

  2014年5月17日上午,梁冰医生正在对一名菲律宾病人进行氩氦刀冷冻手术。

  “挑战癌症必须有新思路,为什么有些看似‘不治’的病人在复大医院治疗后,生存下来,就是坚持了创新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说。

  徐克成对待病人的理念,其实是一个常识:以病人为中心。来自丹麦的郭林(Gurli)感触颇深。2008年,她发现自己患上了胰腺癌。这种癌症,能手术的病人不超过5%。“丹麦医生的判断是,生命只有2~3个月。”她别无选择地接受了化疗,但终日活在惶恐和担心之中。当在网络上看到复大医院的患者故事,便决定来中国。

  “我的医生觉得这是发疯了。”郭林回忆。丹麦政府有一法律:严重疾病如癌症患者,如果本国无法治疗,可有第二选择——到外国诊治,费用由国家支付。这主要是到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不包括中国。然而,郭林在复大医院治疗三个月后病情稳定,CT检查肝内转移病灶消失,胰腺病变缩小2/3。她回国后,丹麦最大日报和最大电视台都报道了郭林在中国的治疗经历,称这是“中国医生的奇迹”。当年,仅丹麦就有113名癌症患者来到复大就诊。

  “在丹麦,不少医生只会心不在焉地听你叙说病情,甚至没有任何眼神交流。”郭林认为,把病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只有身体里的癌症,这是两地最大的不同。

  “他非常棒,能知道我们的感受,要知道,得病是我们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她用并不标准的英文描述着徐克成。

  徐克成也常说,一些病人不是因为患癌死的,而是被吓死的。他的做法是:告诉病人真相。复大医院会把制订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以及治疗后怎么办都告诉病人。“这很重要,让我对他很放心。”郭林说。

  汪谦也很认可徐克成的治院理念。在他看来,治病一方面是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另一方是疏导病人心理。病人需要更多的是心灵沟通。“如果沟通得好,医患关系和谐,医疗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但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大小医院病人的分布极度不均,繁忙的医疗工作影响了医患之间的解释沟通,这恰恰是当前医改需要改进的问题。”

  “国内民营医院的文化很少有借鉴意义,而这里非常不同。”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华东说。

  徐克成在建院之初就制定了“高压线”——如果医务人员接受了病人的红包或任何礼物,就必须承担病人的全部医药费,还要接受处罚,严重的会被医院除名。他也反感一些民营医院漫天飞的虚假广告,相信好医院是口耳相传的,不需要宣传。

  “制度、道德是最神圣的。一些违反道德制度的行为,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我们不去改变,看似人性化,其实毁了事业。”徐克成明白得很。

  对牛立志来说,这里能有真正的业务竞争。从广州某家医院转来复大的牛立志,觉得这“是一种解放”:医生不用再去想医疗之外的复杂关系,工作能全身心地投入,竞争的平台也从国内发展到国外。

  汪谦觉得,复大的优质医疗服务模式是国内医疗倡导的发展方向。

  近年我国出国看病者渐多,实际上,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绝不比国外差,出国看病者追求和得到更多的是与医疗相关的优质服务。“我们中山一院每天的手术病人,比美国任何一家医院都要多。我们医生的业务水平也不会比国外差。但目前由于病人太多,我们无法达到国外的那种总体服务水平。”

  “与癌共存”的常识

  与癌共存,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逐渐接受的观点。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癌症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目前虽然不可以治愈,但可以控制。只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包括饮食、锻炼、戒烟、有节奏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患者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很多癌症病人都有复发的可能,他们也无法彻底消除肿瘤。带瘤生存的时间也可以很长,怎样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带瘤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不宜忽视的问题。”汪谦教授说。

  复大医院长期住着一百多个中晚期肿瘤病人,而医护人员共有450 人,和公立医院形成鲜明对比。作为总院长,徐克成每天例行查房时,喜欢对患者说:“Follow me(跟随我).”他明白,来自医生的鼓励对病人非常重要。

  台湾的一位乳腺癌病人就要出院了,徐克成特地送她,看她不放心,徐克成拍着她的肩膀说道:“你要开开心心,不要太忧愁,应该随缘,什么都要吃,什么都不要吃得太多,要工作,生命不要看太重。”

  病人频频点头,短短几句交流会极有力量。徐克成知道,病人相信他,因为他是一位老医生,也同是一名癌症患者。

  为让更多人了解癌症和防癌的知识,徐克成从2007年起,开始了国内外的“防病之旅”,走访了国内46个曾在复大医院治疗过的病人,去到马来西亚11个州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无偿为这些病人或健康人义诊或讲座。

  “我不会对他们说能治好他们的病,但我希望我的病人多活几年,有质量地活着,不希望他们活在疼痛和惶恐中。”他很坦诚,治疗癌症结果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病人只能活半年,现在已经五年多了,就是巨大的成就。

分享到:

国际学术会议

39健康网 - 中国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