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国式抗癌”(5):肺癌

2016-11-03来源:
[摘要] 作为世界性第一“大癌”的肺癌,其治疗仍然是最大挑战。

  早晨上班时,小梁兴奋地告诉我:“院长,你记得新加坡一位患肺癌的大学教授吗?”“记得呀,现在怎么样?”小梁是护士出身的癌症康复服务人员,负责照顾东南亚患者,对患者比我熟悉。我正挂念这位教授呢,迫不及待问。“好着呢!刚通过电话。”看着小梁那个神情,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块石头落下地。

  这位教授约50几岁,男性,他的肺癌已有2年,活检是腺癌。那次在新加坡见面时,CT上已有胸腔和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肺癌已发生转移,属于IIIb期。他已接受了在新加坡能接受的全部治疗,包括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也许自己是教授,见到同行生这样的病,心情格外沉重:一是常规方法不可能帮助到他了,生存期看来有限;二是也许我们的那套“中国式治疗”即“消灭”和“改造”并举方法能帮助他,但仅仅是“帮助”,不能担保。

  几周后,他来到我院住院了。出院后,没有再见他,但肺癌的凶险,让我不无担心。

  作为世界性第一“大癌”的肺癌,其治疗仍然是最大挑战。前天,在我院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癌症治疗论坛上,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教授Doru Paul,发表了一篇演讲,题目是:“肺癌免疫治疗:2016年新进展”,主要讲PD1 拮抗剂对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他列举了许多发表于世界著名杂志的研究成果,应用PD1 拮抗剂Nivolumab(即Opdivo)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2 个月,应用紫杉醇化疗者9 个月,不予治疗的对照组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即用药后病情停止发展的时间,用Nivolumab的患者仅2-3 个月,有一份研究显示用该药者甚至短于化疗的病例。

  昨天上午,办公室里来了4位外国医生,其中就有作上述演讲的Paul 教授。他们来自罗马尼亚,Paul是在美国和罗马尼亚两地兼职。同来还有泰国亲王席琳·荣颂。我赞赏了Paul 的研究有水平,收集的资料十分丰富,他说:“不。我们是来请教的。我报告中那些药和方法,在罗马尼亚没有几个人用得起。我欣赏你们的那套‘中国式治疗’。”

  Paul 讲了当前肺癌治疗最困惑的问题。在基因筛查普遍开展的今天,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可让患者延长生存期,但遗憾的是,延长的时间是以月计。PD1 拮抗剂是另一新的领域,但患者生存期延长仍然有限,费用更是“天价”。患者的目标不是生存几个月,而是几年,甚至更长。如果为了多生存几个月,花费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还要冒不完全清楚的不良反应,“价值”到底有多大?

1

  与罗马尼亚医生一起。前左3是泰国亲王席琳·荣颂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能完全等同。有专家说,医学不等于科学,这话有道理。也许未来这些科学研究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理想效果,但这个“转化”需要时日,可能很长时日,而临床医生和病人无法等待。

  这也许为什么汤钊猷院士提出中国式抗癌,需要“中国元素”和适应中国国情的“中国思维”,就是病人至上,中西互鉴,与癌共存。

  病人至上就是不放弃。对肺癌病人,即使“晚期“,治疗仍是有效果的。2012年,我曾化了一个月随访在2007年前在我院治疗的“晚期”癌症病人。他们都是“山穷水尽”患者,其中肺癌98例,治疗后生存1、2、3、4和 5年者分别有37、15、11、10和7人,有1人已生存10年。生存率虽然不高,但须知,他们均是预期生命不超过半年的患者。

  中西互鉴,就是正如汤钊猷院士所说,“学习西方”与“超越西方”相结合。“超越”就要有中国文化。汤钊猷院士用《孙子兵法》的智慧解释抗癌策略。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主张“穷寇勿追”,就是说,除了追杀(手术、消融、化放疗)之外,还应该“给出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至少停止“为非作歹”。为此,第一,改造残癌,一些中药及其制剂可能有效;第二,改造促癌的微环境。炎症、缺氧都促进癌细胞生长;第三,改造机体,主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参照美国“Coley毒素”设计,我们将多种生物学制剂组合起来,按照机体免疫功能指标,选择性应用,形成个体化联合免疫疗法(P-CIC),应用于癌症病人,发现有良好改善免疫功能作用。

  上述“晚期”肺癌患者之所以能生存超过预期的时间,就是得益于“超越西方”的中国式策略。

  当然,对晚期癌症,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应用特殊方法检测外周血液中肿瘤细胞(CTC)是当今癌症诊断学重大进展,誉为“液体活检”。一些癌症病人经过治疗后,CT等影像检查上找不到癌瘤,但血液中可查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癌细胞。少数正常人也可查出1-2个,这说明,“与癌共存”是很常见的。我们希望消除癌瘤,但更希望病人活下来,长期活下来。我在广东江门随访到一位5年前曾在我院治疗的晚期肺癌病人,当时曾被认为只能生存3-4 个月,如今居然还活着,但他的肿瘤仍存在,颈部多个淋巴结转移。他的儿子是当地区科技局局长, 他兴奋地告诉我:他现在吃得下,走得动,好开心,已活过90岁,还想活一百。

分享到:

国际学术会议

39健康网 - 中国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