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大咖齐聚,星光熠熠,不仅有院士专家们的巅峰对话和前沿论道,还将开展一系列以“健康中国,科普先行”为主题的肿瘤科普活动,共谱抗癌华章。

01最新资讯
医学与人文沙龙 | 互联网+医疗,去向何方?

“互联网+医疗”究竟能否取代医生?医生如何面对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到来?以及未来互联网+医疗前景?

巧妙利用分餐制 可有效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公勺,分餐制能够简单有效地阻断传染途径,降低感染风险,但这只是控制感染的环节之一。无论是首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其因素都比较复杂……

燃爆!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宣导片出炉

本次中国肿瘤学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主题,通过近100个前沿专题,聚焦“基础研究”,关注“临床研究”,推动“成果转化”……

02院士论坛
  1. 樊代明院士:利用人体自然力抗击肿瘤

    肿瘤学,除了依照基因的路径,更应该回到关注人体自然力的路径,研究人体自然力,利用人体自然力抗击肿瘤,保护人体健康。

  2. 樊嘉院士:肝癌的免疫治疗将“大有可为”

    提高患者总生存,是当今中国肝癌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医者的初心。

  1. 汤钊猷院士:从中华哲理看癌症

    医学任务是针对“生老病死”多度失衡的适度干预,简单来讲就是顺生、延老、减病。

  2. 田志刚院士:吹响NK细胞的冲锋号!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肿瘤的‘天生杀手’,是最先到达战场的免疫细胞!

  1. 詹启敏院士:疫情防控下对医学发展的思考

    过去,我们谈健康,就仅仅是从健康角度分析问题,但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要从安全、疾病、环境、科技、政治、外交多维度来认识健康问题。

  2. 于金明院士:精准肿瘤学新实践

    免疫治疗必须建立在前期精准检测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不是任何肿瘤患者都可使用。

  1. 邵峰院士:细胞焦亡与肿瘤免疫

    细胞焦亡与肿瘤免疫相关机制的发现,无疑为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思路,未来开发Gasdermin激动剂或许会成为新型肿瘤免疫药物。

  2. 杨宝峰院士: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六个肿瘤药物关注热点为离子通道和肿瘤的关系,肿瘤特征及其机制,优化毒性较大药物,老药新用,发挥传统中药作用,联合用药。

  1. 王军志院士:开发抗体生物类似药可推动原研进口药大幅度降价

    开发抗体生物类似药具有重要意义有二:能够保障疗效同时,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增加人民用药可及性;推动原研进口药大幅度降价。

  2. 王红阳院士:基于抑癌基因pten的胆管癌治疗新策略

    要想提高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需要重视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筛查,对恶性肿瘤的异质性、可塑性、动态演变进程有更深入的研究。

03主旨报告
  1. 马骏:鼻咽癌治疗的中国经验

    从90年代以来,通过各种影像学诊断和化疗的共同作用下,鼻咽癌的生存率已经从60%提高到了目前的80%,我们希望进一步提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使其能够达到90%,让鼻咽癌成为历史。

  2. 吴小华:“复旦经验”为癌症患者圆母亲梦

    无论是外科医生还是放疗医生,若诊疗措施对患者的生育力有任何损害,应在治疗开始前告知患者;同时医生应思考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并做最大努力保护,或可以转诊予相关专家。

  1. 张力:晚期肺癌治疗的精准与创新

    近一半的病人是晚期病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疾病负荷,如何改善肺癌的治疗,晚期病人是我们目前最需要攻克的难题。

  2. 虞先濬:胰腺癌综合治疗究竟路在何方?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五年的生存率仅为5%-10%左右,胰腺癌手术的扩大化,甚至并没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1. 黄晓军:精准打击白血病!血液恶性肿瘤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由于近年来对白血病的理解和生物靶点的发现,白血病已进入了一个精准治疗的时代。白血病治疗的创新发展,也使白血病进入了一个慢病管理的时代。

  2. 雷群英:代谢异质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幕后凶手”

    大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肥胖等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代谢的异常先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代谢异常干预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04名医功夫茶
  1. 开放性手术和腔镜手术 孰优孰劣?

    开放性手术指的是传统的开刀手术,就是使用手术刀打开身体的某一部位,经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腔镜手术指在患者腹部开一个非常小的口,将光源和手术器械一同进入的手术,微创。

  2. 免疫治疗会是癌症的“终结者”吗?

    免疫治疗是近年肿瘤精准医疗中的一大热点,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和过去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使很多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3. 机器人手术是否可以替代传统手术?

    机器人手术即是在机器人每个系统上安装有机器手臂,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终端将手术视野的影像传输到医生的所在处,医生根据现场影像操控机器人设备,确定手术的进程,从而实现手术治疗。

05青年医师辩论赛
  1. 机器人手术可否取代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

    自2006年国内引进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我国已累计开展了4万多例机器人手术。毫不夸张地说,外科手术正在逐渐走进机器人时代

  2. AI是否会在病理学、影像学诊断范畴替代医生的诊断?

    人工智能被视为21世纪新工业革命的代表性前沿技术之一,与医疗行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正悄然改变医院的运营模式和诊疗服务模式

  1. 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能否取代传统门诊模式?

    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成长快速,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51.08%

  2. 随着肿瘤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超适应症用药是否合理?

    在临床上,“超适应症用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如老药阿司匹林可用于抗血栓。然而这现象是否合理,还存在争议

06高发肿瘤热点
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出现耐药怎么办

由于EGFRm阳性,NSCLC靶向治疗不可避免出现耐药。但幸运的是,1代/2代出现耐药后,经研究发现……

鼻咽癌中国新发鼻咽癌占世界一半,鼻咽癌治疗有三大突破

我国华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格外高,大约是全球发病率的20倍。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膀胱癌刘卓炜:我国膀胱癌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膀胱癌最密切的高危因素之一是吸烟,我国男性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患膀胱癌的几率是女性的三倍……

食管癌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综合治疗该怎么治?

化疗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有效率很低,一年生存率仅20%-25%,因此提高食管癌患者,尤其是(局)晚期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

肝癌《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发布

重点在于如何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和对不同分期肝癌如何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操作进行细化、更新和补充……

卵巢癌卵巢癌5年生存率偏低,PARP抑制剂有望改变治疗格局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患者出现大量腹水、肚胀等卵巢癌相关的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导致治疗困难……

结直肠癌当前我国结直肠癌预防诊治存在四大困惑

我国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并不理想,发病率逐渐提高,肠镜筛查应用不普遍,诊断时进展期占多数,患者生存率偏低……

甲状腺癌晚期甲状腺癌预后差 新辅助靶向治疗备受关注

在中国,甲状腺癌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前5,女性罹患甲状腺癌的概率比男性高2-4倍,尤其以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女性最为高发……

子宫内膜癌解读2020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

经典的治疗按照NCCN指南推荐的方法分三种情况:肿瘤局限在子宫,肿瘤侵犯到宫颈,肿瘤超出子宫外……

07癌症筛查及预防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正常,为何癌症会“找上门”?

肿瘤标志物不是诊断肿瘤的“绝对”证据,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综合评估,确诊肿瘤需要有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肺小结节发现量增加几十倍,是肺癌前兆吗?

首次胸部CT扫描查出的肺部小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的,比如既往有肺结核、肺部陈旧或纤维组织增生等良性病变,体检者千万不要过度恐慌……

30年间三次患癌,73岁史安利教授分享抗癌心得

史安利教授今年73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罹患了3次癌症,刚得癌的时候才39岁,相当于人生的青年、中年、老年都是与癌相伴……

中国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发布,营养治疗是一线治疗

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治疗率低,以及治疗不规范,已经严重影响了临床肿瘤治疗效果以及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迫切需要共度关注……

陈小兵:熟记这40个字,预防癌症并不难!

肿瘤医生最希望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为癌症只要发现早,十有八九能治好,癌症不可怕,肿瘤专科有办法。如果发现的太晚,不管用多大的精力时间……

郭伟:头颈肿瘤的“癌中之王”,如何早期识别?

部分患者对口腔疾病和口腔癌无法分辨,导致患者到医院门诊就医时就已是晚期。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每隔半年或一年的时间需要去正规的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口腔常规检查……

加强筛查与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径

二级预防就是筛查和早诊早治,强调“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而在早期发现肿瘤,能够大大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中国癌症筛查涵盖9大常见癌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癌症筛查三级防控网络基本建成,癌症筛查是控制癌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不同的癌症选择什么筛查方式,直接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普及性……

08现场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