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早期发现肠癌 肠道体检很关键

2012-06-21 04:21:00人民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第48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刚刚结束,在此期间,中国专家希望向更多人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早期筛查,肠癌是可防可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过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命。

  很多人在体检时,不愿意接受肠道检查,殊不知,这可能会错失早期发现肠癌的机会,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专家指出,早期筛查,肠癌是可防可治的,体检中千万不要“放过”肠道。

  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根治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由于结直肠癌发病隐匿,很难发现,中晚期患者较多,所以既往认为,晚期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几乎等同于死亡判决。但是专家日前指出,对于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前提是早期发现,特别是出现肠息肉等病变时,应及早采取措施。

  但要注意的是,公众体检发现有息肉时,也不必过分紧张,因为真正与结直肠癌有关的是肿瘤性息肉——腺瘤。

  据介绍,结直肠黏膜上任何可见的突起,不论大小和形状均称为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最容易发展为大肠癌,这一过程需要5年至10年。在此期间,只要是确诊为腺瘤一定要尽快切除,可有效防止和降低结直肠癌发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徐瑞华介绍说:“目前全球肠癌新发病例110万,我国大概是20多万。因此特别呼吁媒体能够传递‘早期筛查,肠癌是可防可治的’观点。早期筛查时可以发现一些息肉、腺瘤,一期的患者95%都是可以根治的。”

  国人发病率上升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指出,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势头非常快,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生活习惯改变造成的。大肠癌目前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三十左右,相对来说比较高。在上海,大肠癌的发病率排第二位或第三位,广州、北京的发病率也都比较高。

  而美国的肠癌发病正在下降,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饮食习惯虽然难以改变,但早期筛查可以将癌变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美国已经把大肠癌的检查纳入到常规性检查中。普通人群50岁开始筛查,高危人群45岁开始筛查,每五年进行一次。而目前我国还未将肠癌的检查纳入到常规性检查中。

  “另外,我国发现晚期患者的比例较高。美国转移的四期患者大概不到20%,而我国这类群体超过30%,甚至高达40%。”徐瑞华表示,前几年,美国公布的数字有60%的患者是长期存活或者治愈的,而我国可能还不到30%,差距很大。

  “此外,观念的不同也造成结果的不同。”徐瑞华特别强调,临床试验研究一定是有意义的。他说,任何一种新药的探索一定比现有的标准治疗更好,所以美国的患者争着进临床试验,接受免费的检测、免费的治疗,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个人。但中国患者往往理解为:医生把他们当成了小白鼠。如果中国老百姓的观念不改变,会制约临床研究,导致我国的临床研究成果越来越少。

  联合化疗延长生存期

  李进介绍说,目前整个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是目前能够根治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化疗和放疗也能根治,但这种根治的获得率比较低。结直肠癌的发现虽然比其他癌症容易些,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的患者发现时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晚,复发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约有50%—60%的患者需要做化疗,另外的患者需要做姑息化疗和姑息放疗。

  在第48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中发布的专题报告显示,TML研究能证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过继续接受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可延长生命。在接受安维汀联合标准一线及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其二线中位总生存期为11.2个月,而只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为9.8个月。李进认为,尽管只是1.4个月的进步,但都是晚期癌症治疗药物重大的研究进展。

  李进指出,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两个分子类的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从原来化疗的16个月至20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0个月,也就是说单克隆抗体在原来的基础上,使生存期提高了6个月至8个月的时间。

  李进表示,在最近三四年时间里,我们将生存期延长了6个月至8个月,这个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过去我们花了近四五十年的时间,将生存期从半年延长到了一年,这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归功于科学家和医生、制药公司孜孜不倦的努力。“当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但是值得。”李进说。

(责任编辑:谢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徐瑞华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

徐瑞华,医学博士(M.D., Ph.D.)。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 、所长,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粤百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化疗学组组长。《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主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药物审评咨询专家。    徐瑞华教授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及抗癌药物研究,在消化道肿瘤的转移与转归、化疗药物耐受及其机制和优化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所治疗病患的5年生存率可达国际领先水平。在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开展了多项抗肿瘤药物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大幅延长了晚期胃癌、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多项研究结果被美国NCCN指南引用,在全世界推广应用,指导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用药方案。2015年受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委托作为内科组组长牵头制定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作为总编编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实践共识》以及牵头制定了《晚期结直肠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专家共识》等在国内推广应用。此外,徐瑞华教授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重点专项专家组的成员,为了进一步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大样本循证医学数据的手段,努力推进了肿瘤精准治疗的进程。    徐瑞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教育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入选广东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    在SCI收录期刊共发表文章1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00余篇,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际上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如《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Hepatology》、《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