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脑瘤的传播及转移主要事项

2011-05-28 03:01:00中华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最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

  一、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而颅内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

  二、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容易落;或因瘤组织暴于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第四脑室的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最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的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最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最多见的部位是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结肠、头皮、腹膜等。

  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的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肉瘤等。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柯宗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脑瘤
擅长脑瘤专家更多
  • 张俊德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领域:精通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脑瘤、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和宫颈癌等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放疗、x-刀、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先进技术。

  • 陈明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脑瘤、脑外伤、脑血管病、颅底外科的诊治,垂体微腺瘤的早期诊断及经口(鼻)—蝶窦切除各型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手术,脑膜瘤的全切除,脑胶质瘤术后长期存活,深部高难度脑肿瘤及颅底病灶的显微—导航手术等有独道造诣,达国内外先进

  • 陈东主任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脑瘤、脑外伤等的诊断、治疗外,尤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其血管内微创治疗。亦擅长使用脑室镜进行脑肿瘤等的治疗。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