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小资饮食风尚带来大麻烦 白领小心落入肠癌漩涡

2011-12-30 01:58:00中国网健康频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下午茶时间到了,醇香的咖啡和诱人的芝士;晚餐约上三两好友享受牛排大餐;夜宵少不了烧烤的身影……这是不少都市白领日常饮食的真实写照。然而正是这样的“小资饮食风尚”却包藏着健康风险,肠癌正悄悄盯上。

  下午茶时间到了,醇香的咖啡和诱人的芝士蛋糕一扫办公室的“凄风苦雨”;晚餐约上三两好友享受牛排大餐;夜宵少不了烧烤的身影……这是不少都市白领日常饮食的真实写照。这样的饮食结构是否真的“美味难挡”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信更多白领一族看中的是西式饮食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然而正是这样的“小资饮食风尚”却包藏着健康风险,肠癌正悄悄盯上追逐时尚的人群。

  “无肉不欢”

  年轻人成肠癌高危人群

  许多人以为恶性肿瘤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自己“正值妙龄”,根本不用担心。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科学。虽然中老年人罹患肿瘤的几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年轻人就能置身事外。事实上,不良生活方式在肿瘤的发病中占据很高的权重。小资饮食方式,对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肉食来者不拒,正是肠癌发生的幕后推手。

  中国人世代居住在东亚的季风区,这片土地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业生产。千万年生于斯长于斯,中国人形成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我们的肠胃早就习惯了“素食”。突然间西风东渐,粗粮被“踢出”中国人的餐桌,荤腥“鸠占鹊巢”成为主角。无肉不欢的直接代价就是消化道备受折磨,尤其是肠道。人类的结肠、直肠中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肉食在给人体带来营养的同时,也给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一旦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成为细菌的培养基。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极有危害的物质。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

  油煎、烟熏、火烤

  助长肠癌的嚣张气焰

  中国人钟情的烹饪方式有爆炒、清蒸、水煮等,采用这些方法来烹调食物,不仅可以保留食物原本的色、香、味,对健康也十分有利。反观西方人,油煎、烟熏、火烤成为烹饪的主流方法。诚然,这样加工出来的食物味美可口,让人食指大动,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油煎,还是烟熏、火烤,烹调温度都很高,大大超过爆炒、清蒸和水煮的100摄氏度上下。高温虽然催生了食物特殊的风味,但同时也使蛋白质、脂肪变焦,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致畸、致突变物质。偶尔接触这些物质或许不会产生明显危害,要是长此以往情况就难以预料了,致畸、致突变物质会助长肠癌的嚣张气焰。

  排便变细伴出血

  留意肠癌的警示信号

  排便状况的改变便是肠癌最显著的预警信号。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这警示信号视而不见,把每天排便的这个举动等同于例行公事。其实,每天排便后哪怕多花一秒钟仔细观察一下,也许就能让悲剧止步于萌芽阶段。通常来说肠癌最容易表现出三大早期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通常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或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2.排便突然变细 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因为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3.伴有少量出血 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则要高度重视。由于肿瘤会逐渐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肿块,在受到粪便摩擦时,难免会有小的溃破,发生少量流血,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别怕麻烦拒绝肛检

  如今很多单位在例行体检的菜单中加入了肿瘤标记物的检查项目。价格不菲的肿瘤标记物检测,真能早期发现肠癌的端倪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些罹患肠道慢性炎症的患者,肿瘤标记物也会轻度增高;反之,肿瘤标记物正常也并不代表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临床上,肿瘤标记物检测多用于肿瘤确诊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少用来对健康人群进行筛查。

  体检套餐越来越豪华的同时,肛门指检和大便隐血测试这两项加起来仅需10元的项目却被很多人忽视。其实通过肛门指检触摸可以发现早期直肠癌,而大便隐血测试则可借助化学反应检出粪便中肉眼无法看出的微量血液,使早期肠癌无所遁形。所以公众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拒绝这两项检查。

  不过,肛门指检的范围毕竟有限,一般只能发现中下段直肠内的病变。因此,面对病灶位于更深位置的结肠,就需要依靠肠镜检查。

  (作者均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生;丁卫星为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