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肺癌渐成“慢病化” 专家称精准治疗触手可及

2019-10-27 16:14:0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19年10月24日,南方肺癌精准治疗论坛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等多位肺癌领域专家,针对我国肺癌精准治疗现状,就近年来取得的肺癌治疗新进展进行了纵深探讨,并展望了肺癌规范化诊疗的可及未来。

  “中国每年患肺癌的人数是74万,什么概念?意味着世界上每3个肺癌病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表示,近些年来与国外肺癌下降趋势不同,中国肺癌的发病率依然持续上升,其中不吸烟因基因突变的腺癌发生比例升高,大多数为女性。“中国女性患肺癌的人数二十年来已经翻了一倍,不幸中的万幸是,她们由于不吸烟,可用靶向药物获得长期生存。”

  2019年10月24日,南方肺癌精准治疗论坛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等多位肺癌领域专家,针对我国肺癌精准治疗现状,就近年来取得的肺癌治疗新进展进行了纵深探讨,并展望了肺癌规范化诊疗的可及未来。

  

  南方肺癌精准治疗论坛现场

  吴一龙教授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的肺癌诊疗是与新中国一同发展起来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相较从前有了成倍的增长,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政府、机构、企业的多方共助,使得创新药物可及性大大提高,早期筛查意识的提高,以及高新科技的应用,也将一步步推进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未来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创新药物频出,助推肺癌精准治疗

  70年来,肺癌诊疗与新中国一同飞速发展,在80-90年代期间,肺癌的治疗仍然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以千禧年为转折,在传统治疗手段之外,靶向药物的出现将肺癌诊疗带入了新的里程。2004年,首个肺癌口服靶向药吉非替尼在中国上市,正式开启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诊疗时代,靶向药物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此后,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肺癌诊疗逐渐步入以基因检测指导治疗的“个体化时代”,同时,靶点的选择也越来越精确,在2004年-2019年间,针对EGFR、ALK、ROS1、HER-2等靶点的多个靶向药物先后涌现,以EGFR靶点为例,继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之后,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也相继在我国获批上市。

  “靶向药物的出现对于肺癌诊疗具有革命性的意义,2009年,由多家中国团队全程参与的IPASS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第一次证实了吉非替尼在东亚人群间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放化疗,能够显著延长EGFR阳性基因突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由此启动了中国的精准医学,所以吉非替尼在中国上市15年以来,一直是最重要的肺癌药物之一,有大量EGFR突变患者从中获益。”吴一龙教授谈道。

  

  吴一龙教授

  尽管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上存在良好获益,但有时仍会出现耐药问题,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就为第一代靶向药耐药后、发生T790M突变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于今年在中国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另一则让人备受鼓舞的消息是,近期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大会公布了三期临床试验FLAURA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奥希替尼成为唯一一个单药一线治疗让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总生存期超过3年的药物,将有望在未来造福更多患者。

  多方共创诊疗新环境,创新成果飞入百姓家

  推动肺癌诊疗发展不仅需要药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创新治疗真正惠及患者。因此,为充分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我国近年来推出多种举措和政策,大力推动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创新药物可及性,如加快药物审批速度,相继更新省医保目录、国家医保目录以及基药目录,将优质药物纳入医保目录等。同时,为了让更多患者能够用得上优质药物,国家通过对抗癌药品进口原料实行零关税,实施“4+7”带量采购试点方案等措施,使得药品大幅降价。

  张兰军教授指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能够用上质优价廉的药物。2017年,第一代进口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4+7’政策实施后,又成为了唯一一款中标的肺癌靶向药,由原价2280元降为547元,价格更低,也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实惠,不仅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也有利于获得长期的规范诊疗,广州、深圳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本地患者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到经典进口原研靶向药,预计未来全国带量采购实施之后,广东全省患者都可以享受到这一优惠。”

  

  张兰军教授

  吴一龙教授同时表示:“广州在推进靶向药物可及性方面做得非常前沿,广州首先提出了医保可以报销第一代靶向药,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快的,也掀起了很大影响,正是有了前面的经验才有了后面‘4+7’的实施,相信带量采购大面积实施后,将会真正解决老百姓用药可及性的问题。”

  随着肺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患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国家大力推动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下,除了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推动癌症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建设覆盖全病程管理、多学科协作的肺癌一体化诊疗体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建立多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与此同时,参与方也正在向政府、医院、企业多方助力转变,共同构建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致力于覆盖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所有诊疗环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规范化诊疗服务。

  多元化趋势带来新契机,肺癌走向慢病未来触手可及

  肺癌精准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对肺癌诊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治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驱动着新型治疗方案的出现。目前,我国肺癌诊疗在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已有多个PD-1单抗药物在国内上市,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全力推进。

  吴一龙教授表示:“约占肺癌患者总数1/5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正确认识,除放化疗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量治疗需求未被满足,值得庆幸的是,免疫治疗的出现将有望改变治疗格局,III期临床研究PACIFIC证实了Imfinzi是首个能够为III期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的PD-L1单抗,随着肺癌治疗趋势更加多元化,我们相信,肺癌诊疗将很快迎来新局面,让我国人民早日摆脱‘头号杀手’的健康威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吴一龙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89年在联邦德国西柏林肺科医院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研修。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以手术为主的肺癌多学科综合研究、计算机临床信息系统及循证肿瘤医学。工作历程: 1972.07-1978.03,广东省潮安县江东公社插队知青,1972.03-1982.12,中山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本科生,1982.12-1988.05,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医生 1988.05-1989.07 联邦德国西柏林肺科医院,访问学者 获德国行医执照。 1989.08-1990.06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住院医生 1990.09-1994.1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治医师、讲师、医教科副科长 1994.12-1997.1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副教授、信息科科长、副院长 1994.12-1999.04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教授、常务副院长 1999.05-2002.1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教授、院长 2003.01 广东省人民医院 教授、副院长。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