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运动”可以防癌!真的吗?

2009-05-28 06:3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密西根大学医学人员设计了一组职业风险评估机制,获得一个结论:长期采取坐姿工作的人,由于肠胃缺乏蠕动,肠内容易孳生细菌和毒素,甚至造成堵塞,得到结肠癌的机率较高。而身体活动大的人,机率相对较小。

  至于预防肺癌,运动时吸入大量的氧气进入呼吸系统,充分提高并强化肺部细胞的运作功能。

  为了乐趣?还是受苦?

  如果运动可以防癌,为何还有诸多例子显示,运动选手仍逃不过癌症的侵蚀?

  加拿大的路跑选手泰瑞法克斯,罹患骨癌被迫切除右腿,满20岁生日后不久,因为癌细胞移转至肺部过世。

  1970年,在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芝加哥小熊队的足球明星布莱恩‧毕克罗死于睪丸癌,享年只有26岁。

  赢得“环法赛”冠军的国际知名自由车选手蓝斯‧阿姆斯特朗,在事业日正当中的阶段被医生宣告罹患睪丸癌。

  关于这点,曾获“世界最佳运动员”殊荣、亚洲“飞跃羚羊”称号的纪政感触最深,她曾公开表示:“癌症是运动选手的天敌之一。”

  阿姆斯特朗在他愈后出版的自传《重返艳阳下》(It"s Not About the Bike —My Journey Back to Life )描述:

  身为一个自由车选手,你必须紧踏踏板,以每小时20~40英里的速度,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地横越各大洲。选手们每天消耗6000卡路里及10~12公升的水,为了补充养分及水分,在比赛进行中,必须边骑边喝下大量的水,同时狼吞虎咽地吃下糖果甜食。在车队高速行进中,你必须全神贯注,奋力向前冲,绝不能停下来,连上洗手间、穿雨衣的时间都没有。当你踩着自行车奋力攀爬的时候,一分钟就如同一个月漫长,彷佛让人觉得那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竞赛。

  曾有人问起这位金牌选手:“长时间骑车到底带给你什么乐趣?”阿姆斯特朗不假思索回说道:“乐趣?我骑车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受苦。”

  运动员的天敌

  台湾文化大学运动教练研究所所长江界山依据运动生理医学解释,像蓝斯‧阿姆斯特朗这种职业选手根本已不能算是“运动”,而是让身体长期忍受极度的高压力,每天骑自行车反复摩擦刺激同样的部位,再加上体温经常维持在高温,身体过度操练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修复,这种压力足以让人生病。

  年轻时曾是田径、网球选手的江界山斩钉截铁地表示:“普遍来说,运动选手的健康其实是比一般人还脆弱,因为几乎都是过度操练,对身体的伤害相当大。”

  他举例,很多马拉松选手比赛完之后,容易得到上呼吸道感染,这是经由医学证实的研究。马拉松选手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免疫功能立刻下降。

  那么,到底该“动”多少?又该如何选择运动项目?

  假使一个人每天都是超时工作,例如一天工作12小时,但一周运动2~3个小时,从比例来看,“修复”的时间赶不上“破坏”的时间,这样算是有效的运动吗?

  江界山所长明白指出,没有哪一种运动是最好的,而是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要怎么动,完全因人而异。

  避免运动变成爆胎

  江界山开了一帖基本运动处方:强度不需太高,做完之后感到愉快,不会造成任何身心方面的压力,并且可以保持经常性的、规律的、有恒心的、终身的运动习惯,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2个小时左右。他强调,“这种运动方式最能提升免疫功能,提升个人生命质量。”

  运动必须投入、专注,但不是搏命。

  文化大学体育系教授彭淑美建议,一定要慎选运动的内容。基本上,竞赛型属高强度运动,动作忽快忽慢,具有刺激性,同样会造成紧张和压力;有氧运动具有规律性和节奏性,可使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算是中强度运动,但每个人要视本身条件量力而为,不适合过度的伸拉,以免变成危险动作。

  长期从事体适能有氧运动教学的彭淑美提醒,当身体负荷已经很沉重,感到疲倦的时候,应该做的是伸展性、放松性、舒缓性的运动,譬如游泳、健走、静坐等等,而不是去打篮球。这就犹如已经被榨干了,还去加速消耗摧毁,反而会「爆胎」。有些人会突然休克暴毙,很可能就是因为过度运动。

  凡事“过”与“不及”,都讨不到任何好处。运动也不例外。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