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转移性乳腺癌仍很难治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蒽环类和紫杉类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础,目前普遍用于乳腺癌早期治疗,即术后辅助或术前新辅助治疗,因此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耐药问题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对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有限。卡培他滨被批准用于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22%。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新药,即疗效不受多重耐药机制的影响,而且对紫杉类难治性乳腺癌仍然有效。
化疗药物耐药机制
耐药包括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原发性耐药指从开始治疗即无效,获得性耐药指在治疗过程中一度有效后失败。
肿瘤耐药由多种机制导致,各种药物对不同耐药机制耐药程度各异。肿瘤耐药常与多药耐药(MDR)相关,可导致如下不良结果:影响多种药物疗效,缓解率更低,至疾病进展时间更短,生存时间更短。耐药是引起辅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化疗可诱导MDR。暴露于一种细胞毒药物可致对结构和功能不相关药物的交叉耐药。例如紫杉类可对抗代谢药物、蒽环类、紫杉类以及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产生耐药。
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机制主要包括:①溢出泵:负责将药物转运出肿瘤细胞,改变细胞内药物浓度——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7(MRP1~7);②凋亡调节:肿瘤细胞逃避引起凋亡的信号——细胞表面Fas低表达;③药物解毒作用:细胞中特定的酶分解药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④药物隔离:药物被包裹在细胞质的细胞器中,使其无法达到作用靶点;⑤药物靶点改变:影响药物结合;⑥损伤修复:肿瘤细胞中特定的酶能修复损伤的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DNA-ERCC1)过度表达。
新一代抗微管药物——埃博霉素(epothilone)
埃博霉素是从土壤中黏杆菌株堆囊黏细菌属(Sorangium cellulosum)中分离得到的,其结构有别于紫杉类(图2),但作用机制与紫杉类相似。伊沙匹隆(ixabepilone)是第一个埃博霉素类全新抗肿瘤药物,可与微管蛋白结合而导致癌细胞不能顺利进行有丝分裂,最终使肿瘤细胞凋亡。伊沙匹隆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与紫杉类具有不同的微管结合位点,因此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而且,伊沙匹隆对肿瘤耐药机制易感性低。
小编推荐:流行病学统计也证实,富含橄榄油的膳食的确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详情请看>>>>橄榄油有助预防大肠癌]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专业从事各种肿瘤中医药治疗、化疗、粒子植入、氩氦冷消融疗法、热疗、靶向治疗、经皮化学消融疗法、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对肺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胃癌、淋巴瘤等各种实体瘤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肿瘤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肝胆胰癌、肺癌、胃肠癌、乳癌、脑肿瘤、肾癌、妇科肿瘤等,以及中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中医药预防和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在肿瘤疾病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等及内科疑难杂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