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颅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

2009-02-14 00:2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右额顶部颅骨内、外板处见梭形高密度影,外表面不光滑,境界部分欠清,邻近脑组织受压,但未见水肿。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九个月前理发时无意中发现右额顶部肿块,无疼痛、骚痒及渗液,未进行任何治疗,近一个月来,肿块位置偶有轻微疼痛,肿块自发现至今无明显增大。体检:右额顶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5cm×5cm的肿物,质韧,固定,隆起于表面约1cm,有轻压痛,与头皮稍粘连,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右额顶部颅骨内、外板处见梭形高密度影,外表面不光滑,境界部分欠清,邻近脑组织受压,但未见水肿。骨窗示颅骨破坏不明显,颅板外见明显针芒状骨刺影,病灶向内侵及硬脑膜。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与脑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光滑。CT诊断为右额顶颅骨原发性恶性肿瘤。

  切开皮肤见颅骨上长出一肿瘤,与帽状筋膜有轻度粘连,中心分离才能翻开皮瓣,切开皮瓣,突出肿瘤范围6cm×7cm,于肿瘤边缘约1cm-1.5cm锯开颅骨板及其中肿物,并见肿瘤向颅内侵犯,颅骨内板有芒刺样骨针向颅内肿瘤延伸,颅内肿瘤与硬膜相连,附着面约6cm×6cm,连同硬膜一起剪除切下颅内肿瘤厚度约1.5-2cm,硬膜缺损6cm。

  (右额顶颅骨及硬膜肿物)恶性肿瘤,破坏骨质,待免疫组化分类。免疫组化标记结果:LCA(+),CD45RO(-),CD20(-)CD30(-),VIM(-),CK(AEI/AE3)(-),NSE(-),结合HE形态:(右额顶颅骨及硬膜肿物)非霍奇金淋巴瘤

  2 讨 论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起源于骨髓内的淋巴组织,是一种恶性程度低,病程经过缓慢,极少远处转移的一种独特的肿瘤。多侵犯脊椎,胸骨,骨盆和四肢等处。仅少数累及颅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40-50岁为多见,男女比约2:1。原发于颅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少有报道,迄今为止有报道的国内为4例。肿瘤常破坏外板突出头皮下,有局部疼痛,并侵入颅内,常位于硬膜外,压迫脑组织可产生局灶症状及颅内压增高,本例肿瘤浸润颅骨同时产生明显放射针样骨刺影,更属罕见。由于颅骨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与脑膜瘤、骨髓瘤、骨源性肿瘤鉴别。病变定性仍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

  小编推荐:流行病学统计也证实,富含橄榄油的膳食的确可以降低大肠癌 的发病率。 [详情请看 >>>>橄榄油有助预防大肠癌]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 ,请点击>>>>  癌症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非霍奇金淋巴瘤
擅长非霍奇金淋巴瘤专家更多
  • 兰胜民主任医师山西省肿瘤医院

    擅长领域:脑瘤、鼻腔副鼻窦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甲状腺癌、乳腺癌、淋巴瘤、皮肤癌、骨转移癌、颈部转移癌、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热疗和化疗。

  • 孙晓非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擅长领域:肿瘤化疗,儿童淋巴瘤、白血病及实体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肖水芳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头颈肿瘤外科,内镜和激光微创外科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