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对患者有“情”,对诊治有“心”

2009-11-09 05:14:00《家庭医学》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7年4月3日,北京“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奖典礼上,一位79岁高龄的获奖医学家的临场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掌声,他说:“我想通过自己50余年的从医经历,谈一谈如何成为人民需要的合格医生……”他,就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我国头颈外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的发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屠规益。

  屠规益,1928年出生,1952年结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1963年调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工作至今。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代理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称号。为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副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编等。2007年荣获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2007年4月3日,北京“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奖典礼上,一位79岁高龄的获奖医学家的临场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掌声,他说:“我想通过自己50余年的从医经历,谈一谈如何成为人民需要的合格医生……”他,就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我国头颈外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的发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屠规益。

对患者有“情”,对诊治有“心”


  坚决反对过度治疗

  业内都公认屠老是一个功勋卓著的人,开创、发展、壮大起了一个学科,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不过多了一份执着。从医57年,他一直坚守门诊、病房,那么多的头衔中,他最喜欢人家叫他“屠大夫”。

  1963年,屠规益大夫离开了工作10年的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来到刚刚建立5年,我国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协和10年的耳鼻喉科医师的训练和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癌症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年轻的屠规益在工作中发现,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都是中晚期病人,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治疗后生活质量很差。以喉癌为例,当时多采取喉全切除术,这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命或许挽救了,但是却丧失了说话的权利,精神饱受打击。屠老回忆起早年的情景,一位年轻的喉癌病人,手术后不能忍受从此“哑巴”的现实,自杀了!这件事情对屠老的影响很大,他意识到,治病并不是医生的唯一职责,如何让病人活得更好才是真正的治病救人。

  早期癌症外科治疗中有一个概念:“恶性肿瘤要大面积整块切除。”但屠教授并不这么认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坚决反对一律采用致残性手术,坚决反对过度治疗。“喉癌如果做全切,病人就丧失了语言功能,但早期病变作局部切除的话,不仅不影响效果,还能保全病人的语言功能;有些可以先通过放疗控制的,并非一定得采用大范围的致残手术。”

  1963年,屠规益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在同一时期,又在放疗科医师鼓励下,开展了世界上领先的鼻咽癌放疗失败后复发的解救性手术。面对患者延续生命的期盼,年轻的屠教授不囿于科室传统,积极与放射科医生合作,创造性地开辟了放疗手术综合治疗头颈肿瘤之路—— 比如下咽及颈段食管癌, 术前放疗后手术5年生存率提高了一倍,还可以保存喉器官;器官功能保全性外科治疗,是屠教授在学习国外经验,较早在国内开展的一项成果,它使万千个患者获得了精神上的再生;在晚期上颌窦癌的治疗中,设法在放疗前提下,保留了患者的眼球,而生存率不受影响;在喉癌的治疗中,他成功地建立起各类喉功能保留的手术方法,使5年生存率创纪录地达到80% ;他在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上颈清扫术,按照肿瘤转移规律进行治疗,提前在中国贯彻了择区性手术的概念,使患者免除了大手术之苦。

  相声演员李文华就是屠教授的病人,屠教授充分考虑到李文华职业的特殊性,想给他保留说话的功能,无奈李老喉癌放疗后复发,只能做喉全部切除。“一定要让他能说话。”手术后,屠教授马上让李文华开始进行食管发音训练,仅仅一个月,李文华就能说出简单的句子来了。我们都曾经在电视上见过李老爷子说话的样子,声音虽然短促,但很清晰。

  屠教授说,一直盼望中国能成立一个“无喉者家园”,给无喉患者一个可以学习、交流的园地。他对科内医师说:“你如果有本事把喉切除,就应该有本事负责的帮患者恢复语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定期举办的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当年屠教授和科内吕春梅技师请来有关方面的专家,为病人培训,80%以上的全喉切除病人通过训练,重新开口说话了。患者高兴的说,我可以回家叫老婆了。即便如此,屠教授还在训练班上检讨说:“对不起,没有想到早一点办这样的学习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屠规益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头颈外科

1928年2月出生,浙江省人。1946~1949年就读于东吴大学生物系医预班。1953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几十年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①头颈外科的创立与发展:是头颈外科创始人。在他的建议下,建立了头颈肿瘤外科学术机构,开展多方面学术活动,推动了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②积极贯彻肿瘤综合治疗:与放射治疗科的医师合作,开展手术前后应用放疗的综合治疗措施,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原则。如下咽癌术前放疗后手术,其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提高近倍。③开展功能保全性外科治疗:在中耳癌治疗中应用乳突炎引流手术.改变了传统治疗手术创伤大、疗效差的问题,提高了5年生存率。在上颌窦癌治疗中,由于采用术前放疗控制周边肿瘤,改变了以往常规治疗需摘除眼球的疗法,采取只切除眼眶骨膜,保留眼球的方案,使患者生存率不受影响,但提高了生存质量。特别是在喉癌的治疗中,自1963年起即开始研究保留喉功能的手术。1979年创建了舌骨肌瓣修复喉大部切除后残腔,使患者5年生存率为75%,喉功能大部恢复。该项研究(第一完成人)获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口腔癌、颈段食管癌、颈淋巴结等治疗中,应用综合治疗手段.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又保全了功能,同时提高了生存率。④开展解救性手术:在放射治疗科医师的协作下,对鼻咽癌和喉癌患者进行了探索手术治疗,使45%的患者可获得5年生存率。该项治疗达国际领先水平,挽救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在国内外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4名。1993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称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